•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大学说脱口秀

    大学说脱口秀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5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1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2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3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4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5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6大学说脱口秀 剧照 NO.16

    剧情介绍

    《大学说脱口秀》是一档以广大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的清新文艺、重口油腻的网络娱乐脱口秀。记录大学里的各种事儿。

     长篇影评

     1 ) 海源的「购买代替领养」到底是不是烂梗

    2020年8月7日,关于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中,梁海源在表演中「购买代替领养」「治疗费太贵不要猫」的表述,引发了微博上爱宠物人士的强烈反感,质疑他不尊重宠物的生命,缺乏社会责任感:

    微博被骂惨了的发言截图


    看完微博的批评,我替海源觉得很冤,截图极端化了他的观点。虽然他的观念确实有进一步商榷的地方。

    1. 只放部分截图,是对脱口秀的不公平。

    在海源这段长达5分钟的表演中,是有脱口秀文本结构设计的。

    主题是「不就是钱吗」,海源基于「贫穷家庭限制一切消费的吝啬花钱观」的个人背景,在表演的前半部分,述说家里很穷,种种限制消费的好笑又心酸的行为,后半部分着重于讲述「金钱资源稀缺」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后的影响——进行「报复性消费」,比如说养猫,虽然一开始大手大脚给猫花钱,但直到看病,发现自己也开始像妈妈一样心疼起钱来。

    微博传播的截图中,海源的表达确实不太妥当。但是仅截取5分钟文本中的部分台词进行批评,对于演员整体的创作立意是有失公允的。

    完整表演的前半部分,述说家里很穷,种种限制消费的好笑又心酸的行为:

    后半部分着重于讲述「金钱资源稀缺」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后的影响——进行「报复性消费」,比如说养猫,但是发现自己也没那么有钱,有一些挫折。然后才是文章开头的,当给猫看不起病时,产生争议的言论截图们。

    2. 用金钱衡量生命的价值观并不正确,但它有自己的背景限制。

    虽然海源最后给猫治了病,但他用金钱来衡量猫生命的价值观(买猫3000块,治病4000块,猫价值7000块)让网友们不快。但是,那些根据富豪身家,进行财富排行,来衡量人价值高低的做法,不也是基于同一个逻辑吗?

    用金钱来代表生命的价值,无论对猫还是对人都不公平。尽管我也不喜欢这种评判标准,但它确实是社会主流的一种衡量准则。

    而在这个「准则」的前提下,「治病太贵不要猫」段子里体现出的犹豫,是「不能花(任何)钱」的贫穷家庭的烙印,中国有六亿人月收入只有一千块,缺少经济压力的朋友们可能难以理解这种心情。

    我记得一个师姐说她小时候,和奶奶靠糊火柴盒赚钱,糊100个火柴盒能赚1分钱。长大后,她看到什么物品,都会在心里用火柴盒来换算,最后什么也不舍得买。

    「治病这么贵,能不能不要猫」实际上是种半真半假的表述。而正是因为这「半真」的部分,激起了热爱动物人们的激烈反应。因为在现实里,很多人确实会在这种时候摇摆,放弃救治。这是真实的人性,黑暗的那部分。

    我的猫4个月大的时候,误吞东西阻塞空肠,要花八千元做手术。在被通知手术金额的时候,刹那间我也心痛犹豫,但是就像你不会吝啬给孩子看病一样,虽然一边说他们是「烧金兽」,一边心甘情愿地为他们花钱,因为你们有感情。

    海源捕捉到这个犹豫的瞬间,放大。我觉得基于人性,这是真实的。

    等额的金钱,带给不同阶层不同压力。

    金钱是重要的生存资源。但作为人,我们有更高的情感追求,因此情感大于金钱。但是当金钱资源稀缺的时候呢?

    我可以理解海源这么布局文本的意图,养猫的犹豫,来自于儿时「金钱资源稀缺而可贵」观念的影响。但抛开聚焦小人物贫穷限制的创作意图,海源在处理这部分时确有不足:

    海源展现了「钱 vs 情感冲突」的「道德困境」,但深度有限,并且仓促结尾,没来得及引发观众的更多思考

    1) 海源爱他的猫,但是在这段表演中,流露出对猫的感情太弱,显得非常功利,容易引发观众的道德不快;

    2)「用治病的钱再买一只猫」跟后面「逼婚」「培养感情」的段子衔接有点生硬。实际上「家长逼婚,两个人慢慢『培养』感情」也是很辛辣的洞察点,但是类比得过于粗糙,两者共通的冷酷荒诞人性呈现很弱,讽刺观点不够突出,反倒让海源本意想嘲讽的,变为了他想「合理化」解释的,因此招致观众的情感反弹。这点在处理上,确实需要改进。

    我是相信,选择给猫治病的海源,是爱惜自己猫咪伙伴的生命的。他要是想买新猫,现实中不就不会给猫治病了呀。

    实际上,动物权利,在88%中国人还处于低产阶层及以下的中国,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在人自己生存条件没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动物的生命不值一提。曾经看过一个帖子,里面有很多农村孩子说到自己养的动物们,从小到大朝夕相处,培养出身后感情,最后被大人们杀掉吃了。他们坐在饭桌上泣不成声,没有动一下筷子。

    这是贫穷时代生存即幸运的老一辈和经济富裕后有更加纤细情感的年轻一辈的价值观碰撞。金钱大于动物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蔑视是恶的,但背后有种种大环境原因造成的经济资源匮乏的心酸。

    有人说这种价值观「过时」,但是它还是中国很大部分地区的现实。海源做到了呈现,但是没有做到有清晰批判立场的处理。

    3. 养猫有风险,做好准备再来。

    实际上,在刚看完海源的这段表演,没有看到微博批评的时候,我读出的是更积极的一部分——向观众普及了养猫的风险。

    他说,「养猫是种奢侈的行为」。

    萌宠短视频流行,多少人看到猫咪可爱,价格也不贵,临时起意买了一只,没有了解任何关于猫咪习性的知识,实际饲养后,才发现购买花的几千块只是开始,后续是金钱和时间投入上更大的坑,最后干脆弃养宠物?而且,越贵的品种猫,为了保证血统纯正,近亲繁殖,有很多遗传疾病,看病也就越贵,并不是像海源建议的「买更贵的猫」就更不会生病。

    有多少领养动物是从弃养动物来的呢?每次看到街头落魄的品种动物,我都觉得非常不是滋味。「购买代替领养」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如果真的普及,那么城市里会有更多遗弃动物流浪街头。

    我很敬佩领养猫狗、维护动物生存权利这些人们的善良和高度文明观,我的好朋友也在为领养流浪动物奔走出力。我自己也养猫,非常理解批评声音中对于猫以及动物的爱护之情,以及对动物生命沦为资本儿戏的合理担心。

    4. 海源的「购买代替领养」到底是不是烂梗?

    我的答案是,是的。但是这并不是恶意媚俗的烂梗,而是无意识中流露出的未经修正的不妥价值观。

    这些未经辨明的部分,比如金钱价值大于一切,是集体无意识的一种体现。

    海源痛苦于童年的缺钱,但是在讲这些段子的时候,他并没有走出来,整个人还是包裹在这样一种痛苦中。他的处理并不超脱,再加上在开头,(外貌和文本上)并没有能带领观众很深入地与他的贫穷处境共振,所以表演效果并不是很好。

    这是他在表演脱口秀需要精进的地方。

    而对于动物保护群体,他们所抗议和争取的,则是比这集体无意识更加迈进一步的观念,比如「领养代替购买」,对动物生命的尊重,需要社会的每个个体不断讨论、实践,一步步推进,从抽象概念落实到具体行为,从而达到明晰。

    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对动物权利及养宠人态度的讨论,但是希望大家能够就事论事,避免上升为人身攻击。毕竟动物保护人士和脱口秀从业者,都是比较弱势的群体😂

    5. 脱口秀作为讽刺艺术,我们要给她一些冒犯的空间。

    在我的理解里,脱口秀是基于演员生活中的痛苦和挫败经验创作的,通过讲段子的方式,让自己的痛苦在舞台下观众的笑声里得到解脱,是他们化解生活苦难的一种方式。

    海源的这段脱口秀,是基于他在贫穷痛苦下创作的。能感受到他真诚展示自己的创作态度。实际上,看完海源的这次表演,我反倒被他最后关于「舞台是快乐的」真诚创作态度圈粉。

    2006年,很多人批评郭德纲「三俗」,迎合人性低俗的「屎尿屁」的喜爱。我们判断艺术创作是不是在媚俗,要看他有没有故意迎合人性中低俗的部分。

    在郭对穷苦真性情小人物的模仿中,他是有批判的,小人物生活的窘迫,自私自利的贪婪,活灵活现。我听完,自己会知道哪些部分,虽然可笑,但是不妥的,并不需要他用「最正确的价值观」直接「教」给我。相声是不是教化,如果只是说教,没有人愿意听。

    脱口秀同理,她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提供了更加私人的视角。有些观点可能与我们习惯的有所不同,因此而有所不适。希望我们能够对这种不同多一些包容。

    作为以批评讽刺为核心的脱口秀艺术,不能要求演员句句正确。如果一个演员有了创作冲动,却先要想一想是不是冒犯了别人,能不能表演,那对创作来说是可悲的。

    希望我们能给脱口秀一些犯错的空间。这些刻薄的冒犯,有一些我们接受,有一些我们反驳。

    如果段子不好笑,我们可以说他的文本没深度,表演整段垮掉,或者核心观点有待商榷,但是不要上升到人格攻击,因为那样已经不是讨论,而是批判。

    动辄道德败坏,上纲上线的措辞,总让人觉得像是wg批斗。而脱口秀演员的讽刺作业方式,大概是最容易被扣上这种帽子的吧。


    最后推荐被患者严重砍伤的陶勇医生的采访(约35分钟), 后半部分对于人性善恶结合,尤其是贫穷情况下自己能否坚守道德的自问,非常打动我。希望我们对彼此的难处都能有一些理解。

    专访遇袭医生陶勇:开启人生下半场,治病救人不一定一直在手术台上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2 ) 不喜欢演员在台上说:“你破我梗了”,或者“你乱我节奏了”

    不喜欢演员在台上说:“你破我梗了”,或者“你乱我节奏了”(而说这两句的还是大体不错的演员)

    就好似在指责观众:“你不应该说话”,或者“你不应该鼓掌”似的

    脱口秀贵在自然,这两句话就显得特别出戏,感觉像敲着锣提醒观众:“我在卖力挠你痒痒”,那么痒痒自然就不痒了。

    能应对活的观众、活的场面本身就是脱口秀演员的个人素质之一,比如程璐对于张雨绮的拍灯反应就非常迅速,老田也很敏感地抓住了观众对于“car engineer“的反馈,所以场面就很热烈。对于不能掌控场面的演员,丢掉一个包袱的瑕疵可以接受,甩锅给观众不可接受。

     3 ) 李诞说你太压迫了,你能接受吗?

    这个时代,有李诞是一种幸运

    脱口秀大会上,李诞对norah的评价是:不知当讲不当讲,你给人太大压迫感了。

    事后采访,norah表示委屈。她没有在秀,这是她自己。

    这段看完,感觉李诞的点拨没有起效,也正常。

    老罗罗永浩由此表达了对李诞的支持,认为他真的良善。

    李诞笑笑,继续琢磨怎么让节目更好看。

    李诞给norah的意见真的是苦口婆心,甚至是佛心,希望渡她,但她是否能get一切都要看是否有悟性了。

    norah的问题恰恰就在于思想单一,维度不够。

    她的优势是多语种的切换能力,非常优秀。她在脱口秀秀的也是这番技能。这个能力是有较高的门槛的,首先得外语好,需要时间、财力还有大量投入达到,所以norah已经握着对脱口秀来说比较难以超越的金钥匙。

    但她还不会把金钥匙用得很6,目前的功能仅限给自己人设用。

    李诞用“压迫感”角度提的恰是她技术单一,不能融会贯通发挥自己优势的“纯技术点评”。但norah也好,和她有关的粉丝也好,直接上升为“委屈,认为她自己没在秀”的动机论,二者就没在一个语境对话。

    也就是说,norah是没准备好在技术层面讨论自己的脱口秀技术的突破的。她还停留在“我独特,但我容易不被理解”的频道。

    所以此时李诞苦口婆心地提出,真的是一种很容易被误解,但很认真地点拨,一说出来就容易不被理解,认为是讲对方在秀,讲优越感不存在。其实优越不重要,是技术不够好。

    这段对话的交流成本就在这,容易说不清楚。发言的那个在冒“不正确”的危险,但李诞还是说了,他是真心为norah好。

    那么我们来说norah的问题,norah在脱口秀中有着别人目前没有的技能,但她不是按脱口秀让人高兴的方式推出的,转化还不够。她更多是一种让她自己舒服的方式说出。也就是说,“她自己”占据了较高的成本,转化还不够。

    张雨绮也温柔地提醒了她看了她不少开放麦,每次都是差不多的内容,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要把她自己和给别人服务这二者平衡,能选择的内容就比较少了。

    看上去好像norah在干为别人服务的工作,其实更多是为了平衡自己的需求。同时“压迫感”来源于她找到了舒服的表达的那刻,还是能让人听出来,为自己服务多过于为别人服务。

    而脱口秀的本质,即便是秀自己,本质还是让别人高兴,所以演员可以姿态很低,因为对专业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本质他们就是工具,忠于行业,但低于观众,此时消解了压迫,只留下了笑声。

    norah是没有准备好如此的,她还停留在希望别人不要误解她的地步。

    所以如果她能想明白,她就能开窍变得精彩。

    在这之前,卡姆一直不得其法,他有独特的别人无法超越的那种砸场子“灭霸”般的能力,但之前也是没平衡好和自己的关系。直到突然他开窍了,懂得去利用文本,一下子把自己的风格发挥得当。但也很可惜,因为吸毒他错过了自己的前程。这都是命啊。

    所以完全看norah愿意不愿意去搞懂自己了,这真的不轻松。

    高手点拨往往就在一瞬,这件事能看出来李诞的厉害。他的厉害在于他的确始终是群体和媒介分寸的标尺,同时他的确有他的善良与本分在。目前没人比他更合适。

    只不过他的伪装色是他抛却了累赘的理想主义色彩,转而投奔更贴亲切的消解随意,离受众更近,也更全面。这点好多人替他惋惜,但他恰恰如鱼得水。

    可能代价是他自己也知道,虽然一直在写小说,但他的小说将永远不会有认真被解读的机会,而且他的确就再没怎么写过好的。

    凡事总有代价,但在这个时代,有李诞是一种幸运。

     4 ) 周奇墨的淘汰是脱口秀行业的胜利

    对于周奇墨的两次淘汰,观众评价不一,喜欢的人觉得好笑爆了,梗连续不断笑得肚子痛。不喜欢的人一个梗都不吃,全程无笑点。当然,这是主观的事情。

    喜欢周奇墨的人,大可以质疑李诞的拍灯逻辑,质疑评委被操纵,质疑现场观众投票的真实性。

    但是你无法质疑腾讯的弹幕,因为节目组操纵不了腾讯。

    来看看一直被周奇墨忽视的广志的弹幕评论。再来看看周奇墨的弹幕评论。

    前两张是广志的段子弹幕,后三张是周奇墨的。感兴趣的可以统计一下认为好笑和不好笑的比例。更不用说,还有一大群喜欢周奇墨的人去攻击不喜欢他的(请自行从弹幕里找这种攻击)

    抛开确实觉得周奇墨的段子好笑的,又有多少质疑的理由,背后的潜台词是

    周奇墨是前辈,李诞你故意不拍等,有恶意。

    周奇墨可是线下大师,你们评委怎么不拍灯?

    周奇墨可是业界巅峰啊,你们观众怎么不笑呢?

    你不笑,那是你不懂周老板幽默,你太奇怪,太low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但觉不仅仅开始于节目中不断的造势,周奇墨被树立成了脱口秀届的元老宗师。周奇墨被称为周老板,而同为老板的皮球和rock,却没有皮老板和ro老板的称谓。什么王建国,庞博等等老演员,一口一个强无敌,稳定发挥,纷纷表示他是前辈,仿佛周奇墨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还要对神表现出尊敬和敬重。

    中国脱口秀届,前辈?中国脱口秀才几年历史啊?上次听说哪个行当辈分分明,大师频出,那还是相声行业。

    相声行业里,大师频出,姜昆,冯巩,再往前有马三立,马季。一辈接一辈,师徒关系分明,仿佛相声行业的主题已经不再是逗乐观众,而是一个等级严密的帮派组织。

    当我看到大家对周奇墨线下段子好笑的肯定之外,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和好笑无关的东西混杂其中,就像相声行业那样。

    大概,中国人就是天生喜欢论资排辈,对于前辈似乎就天然地要表现出某些敬重和赞成。

    可是,相声行业已经没落了,姜昆和冯巩最好笑的年代,他俩还都是新人。唯一给相声行业带来一点生气的,还是郭德纲,他是跳出相声老圈子的人。

    我看到对于周奇墨的淘汰,李诞并没有给予周老板肯定,评委也没有给出同情灯,现场观众也用实际投票证明了,没人在乎你是什么脱口秀届元老,什么前辈。

    而腾讯弹幕更加不会骗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周奇墨并不比他的对手好笑。

    我赞成李诞把一群笑果的老脱口秀演员反复丢在pk上去竞争,去表演。因为好笑和资历无关。

    对于周奇墨的淘汰,对于脱口秀届来说,是一次胜利,没有囿于与好笑无关的胜利;而中国脱口秀行业,仍充满前景和希望。

     5 ) 使竖子成名

    我总算是把这个节目演到目前的所有段子都看完了。。。拜我的减脂计划所赐。。。。。。根据某些人的说辞,如果你并没有擓一勺儿尝尝滋味,则就没有资格去批评一坨屎缺乏营养价值。。。。。。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总算是舍弃清白获得了给这坨节目写评论的入门资格。。。。。。

    在我开喷之前我想先说一句,每次我写这种喷子评论之后,都会掉关注,我并不介意,但我想提醒一些心慈面软见不得车祸现场的朋友现在就可以取关了,节省点儿自己的时间,还可以免受精神上的折磨,好,友情提示到此为止,勿谓言之不预。。。。。。

    如果有零颗星的选项我想打零星。。。。。。不为别的,我也算看过一些脱口秀,我上下班的路上收音机里就可以听脱口秀,我不认为这真的是一台脱口秀节目,这台节目本身就像这台节目里出镜的演员一样名不副实。。。。。

    在具体评价之前我很想和诸位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脱口秀和现场喜剧。。。。。。在我看来,脱口秀和现场喜剧就是用幽默的方式委婉的表达表演者包含尖锐意见和态度的内容,使这种意见更容易的被观众接受和理解。按照我的这种想法,这季节目中的所有作品,几乎全都不合格。。。。。。当然这种现象还有另一种解释就是我对脱口秀的理解是有误区的,但鉴于这篇影评是我在写,姑且就认为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好吧?

    这个概念里包含了这么几个关键词:幽默/委婉/尖锐/意见/态度/内容,前三个用来修饰段子的表达形式,后三个用来描述段子本身。。。。。。

    幽默,幽默太难了,咱们宽容一点儿,就不要用这个词来难为在场的所有嘉宾和演员了吧;说下一个吧,委婉,截止到目前的全部段子中,留给我能称得上委婉印象的有两处,而这两处并不是我觉得委婉而是在场的其他演员觉得委婉或在线弹幕观众觉得委婉,一个是第二轮比赛中的赵晓卉使用了一个错位的技巧,用男女之间的对话方式来描述职场中的关系,并且赵晓卉在篇末点了题,说自己就像一个渣男。。。这时镜头切换到后台,其他演员纷纷表示这个太难了,转换了三层,观众很难get到。。。。。。我当时震惊于这帮演员对于观众理解能力的轻视和低估,以为就这种程度的笑话,简直就像脱裤子弯腰穿裤子伸腿一样直白。。。然后第二个段子里的豆豆就结结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豆豆讲了一个写字难看的笑话,然后说老师问他字都写不好还能干什么,他说可以去设计验证码。。。还可以去当医生。。。然后说听得懂这个笑话的都是脱口秀大会的优质客户。。。。。。我还没来得及哂笑,眼前就飘过一行弹幕:啥意思?没听懂啊。。。。。。于是我就懂了——他们不愧是专业的,对自己客户的理解比我深刻多了。。。。。。然而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你为了照顾人数可能更多的理解力低下的群体就降低自己的水准,只会让这个行业每况愈下,理解力强的客户嫌你档次低,而理解力差的客户也根本没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解水平(其实我更奇怪的一点是,以我国人民在互联网上的表现来看,这帮兄dei和集美不该理解不了这么直白的一个笑话,除非日常揣摩上意编黑名单的人都不听脱口秀?)。。。。。。说个我今天下班路上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段子吧。一个英国人说,现在很多英国人都不爱查字典了,所以对很多词的理解就不到位,比如pointed和angular这俩词的区别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俩词都是尖角的意思),pointed是指有着尖锐的倾斜的两条相交的边的顶端,而angular是一位来自德国的优雅的女士。。。。。。底下听的人哄堂大笑。。。。。。这个笑话的点在哪里呢?英文的angular和德语的Angela的发音是几乎一样的尤其是再带一点儿口音的时候,而angela是德国总理默克尔的first name。。。。。。也就是说,要听懂这个笑话,听众起码要知道德国的Angela是谁,还要知道德语中Angela的发音,然而收音机里这位演员并未因此担心笑话不能被观众理解,事实上这种事也并没有发生。要享受趣味是有门槛的。婴儿只需要一个奶嘴儿一个拨浪鼓就能乐起来,随着成长理解力增长知识积累增加奶嘴儿拨浪鼓就无法满足他了,可是如果不学新东西就肯定没办法享受更高级的乐趣——这套话我曾经用来激励我女儿读书练琴,一个六七岁的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这帮靠讲脱口秀吃饭的人居然不明白,也难怪这行不景气了。。。。。。

    尖锐,尖锐就别提了,尖锐是不可能的,会得罪人的,罗永浩在突围赛的时候就说赵晓卉一句话得罪了他和张雨绮两个嘉宾,尽管赵晓卉那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尖锐充其量算个刻板印象而已。。。连突围赛带主题赛所有评审嘉宾对Norah的评价并不是段子质量不好而是太高调了让人不舒服。。。。。。我的天啊,Norah说了什么?只不过说了句“黄浦区两套房”而已,不好笑归不好笑,这样观众就不舒服了?那你的观众不该来看脱口秀大会,应该去看心理医生啊。。。。。。再说究竟是观众不舒服还是你李诞不舒服?杨天真说炒房子挣钱说钱都买了包的时候你不是舒服得嘿嘿嘿的在胁肩谄笑吗?一直到第二轮结束李诞这孙子还在语重心长的教育Norah要放低姿态,于是我们看到脱口秀大会中的几乎所有演员都在不遗余力的糟践自己或者自己的亲戚,来达到让观众舒服的目的,你们是特么的一个舶来的娱乐节目在中国的推广者还是特么旧社会的天桥艺人?当然他们这么做也是有充分理由的,我就在弹幕里看到有人在说,看到rock那副骄傲的嘴脸就不舒服。。。。。心理不健康的观众是真实存在的啊。。。侯宝林曾经在节目里说,旧社会啊,艺人没有地位,去大官家唱堂会得先跟管事的要忌字儿,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说,只能拿自己开涮。。。。。。挺好,继郭德纲把旧社会相声圈那点儿陋习继承并发扬光大之后脱口秀界也急不可耐的加入进来了,我国这点儿国粹传统还真是生机勃勃呢。。。。。。当然话也别说绝对了,在节目里张伯阳尖锐的cue了白凯南,当然既不委婉也不幽默,但是白凯南已经是落水狗了,当然就不怕得罪了(顺便说张伯阳我认为是全部演出人员里最守得住自己底线的一位了,另一位是弹吉他的王勉),再有就是庞博和一群嘉宾丧心病狂的猛CUE秦牛正威那段“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我实在不明白这有什么好笑,这又有什么值得讽刺的,一个女团练习生,不会唱rap,硬着头皮上阵,然后唱砸了,无非如此,人在江湖,混饭不易,说脱口秀的难道不该兔死狐悲?就算嘲笑难道不该嘲笑那个写rap的人会写出这么水的词儿?

    意见/态度/内容,鉴于几乎没有,所以我把这仨词搁一块儿说了,绝大多数人上了台来是没有内容的,更别提有个别人心怀鬼胎根本就是来推自己的抖音小视频公众号儿的,还根本分不清脱口秀和模仿秀之间的区别,然而却逗得一众资深脱口秀元老前仰后合,我深深的怀疑这里面有什么利益链条的驱动;而一位来自陕西的老年演员靠一句带口音的car engineer不断重复装疯卖傻就能进入复赛也让我深深的怀疑这节目的评委水准。内评热门的王建国呼兰的段子都水得一塌糊涂,看完复赛之后我的感觉就是这节目已经做崩了,我看了这么多脱口秀从来没见过这么集中的毫无内容纯靠耍贫嘴不好好说话充数的节目,当然你可以说是言论的环境不那么宽松导致的,但你仍然可以在不说和胡说之间做出取舍。。。。。。当然节目不好笑是因为没内容这只是我这种外行的看法,业内金牌经纪人的真知灼见另有一番不同,杨天真在伟大爷演完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的普通话太标准了,不接地气。。。。。。没错,这个节目里,东北话占了大半壁江山,其他什么西北口音山东口音河北口音都有出现,然而为什么一种口音会让人觉得好笑?我有很多东北的同学,他们说话都会轻微的带有一点儿东北的口音,但他们在工作中绝不会刻意的渲染自己的东北口音,甚至有人上了一席演讲,用的是纯正的普通话。。。。。。为什么在脱口秀中使用黑吉辽方言就会好笑?而且还要是铁岭辽阳营口抚顺鹤岗鸡西延边丹东这样的地区的浓重口音才会好笑?说到底无非是满足听者的个人优越感罢了,让人舒服。。。不愧是金牌经纪人,关注点才会这么变态而精准。。。。。。

    逗别人笑其实挺难的,你看着这么多职业半职业的脱口秀演员绞尽脑汁呕心沥血也不过如此就知道了,没有内容的段子纯靠抖机灵说损话糟践自己来凹笑点注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别人笑其实也容易,你看看请来的那些嘉宾,张雨绮杨天真黄圣依,讲着并不好笑的充满冒犯的自我感觉良好的段子,连台下的观众带台上的李诞全部笑得花枝乱颤前仰后合。。。。。。不好笑的段子能让人笑得不能自持,好笑的事情却没人敢指出来让大家笑笑,这是这届脱口秀大会最好笑的地方了。。。。。。

     6 ) 第二期后,觉得比前两季都好

    第二期看了后就觉得这一季海选高手真的很多,比前两季好太多了。

    讲真,以前像卡姆那种“这你们都不笑?”“噢这你们又笑了”的表演方式居然能获得如此高人气我觉得很不能理解。还有思文的很多段子其实我是get不到笑点的。

    这一季来了更多全国各地的“民间”脱口秀表演者,加上老罗的坐阵,在看了第二期后,整体质量要好过以往任何一期脱口秀大会。

    后面质量如何还得继续观察,拭目以待吧。

     短评

    李雪琴、杨笠,谢谢你俩拯救了我的不开心。

    10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卡姆吸毒,池子解约,思文离婚。笑果的员工似乎都过得不太开心。

    11分钟前
    • 沧海扬帆
    • 推荐

    这一季好看就好看在,程璐说脱口秀的时候,镜头打到思文和梁海源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16分钟前
    • 小杨不打工
    • 力荐

    在我被这里许多男演员的不好笑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李雪琴和杨笠拯救了我。

    20分钟前
    • 墙上的寻人启事
    • 还行

    卡姆:请再搞笑一点。

    22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3.5,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没了池子,第三季没了卡姆,结果第一期就把思文淘汰了??!思文复活后又退赛,张博洋放弃……诶……这一季整体很喜欢杨笠和李雪琴,蒙恩豆豆等新人也很不错~

    25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看了一集,感觉周奇墨被导演组坑惨了😭然后就不太想看下去了。

    27分钟前
    • 苏晓
    • 还行

    2020年能让我不看时事新闻,光坐在那笑两个小时,已经是难得的事情了。他们不应该躲在幕后给明星们编稿子,他们就应该站在前台讲自己的段子。我始终认为:脱口秀大会比吐槽大会好太多。

    28分钟前
    • lowdive
    • 力荐

    “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

    30分钟前
    • 夏一棵
    • 还行

    说李雪琴不好笑的人,你们才是今生和快乐无缘了

    35分钟前
    • 好大一张饼
    • 推荐

    哈哈哈哈周奇墨给我上,笑死爹了哈哈哈

    37分钟前
    • 鲫鱼浑身都是刺
    • 推荐

    脱口秀大会就不应该比赛,又不是选秀。如果能跟之前的《80后脱口秀》一样好好找一群人好好写剧本好好表演脱口秀多好,这样最起码不尴尬。你又不是说唱节目还要考验选手的即兴能力干嘛?脱口秀行业本来在我朝就不行,结果到头来还被糟蹋成《脱口秀创造营》了。最后,注水越来越严重了,60分钟的内容,硬是塞爆180多分钟。感谢腾讯提供倍速。

    38分钟前
    • B
    • 较差

    car engineer 到底好笑在哪?

    40分钟前
    • 蝴蝶般的船
    • 还行

    1.诞总越来越资本家了,用大老师的话说就是装作平民的喜剧大师。第三季了,好像也没有在完善脱口秀演员的生存状况。2.花字太土。从文字到形式。3.庞博回来了!哦耶!4.(第六期更新)求求节目后期看我一眼,包装太土了。

    44分钟前
    • 吴二乙
    • 推荐

    罗老师真是老艺术家了

    48分钟前
    • 秋芥
    • 力荐

    麻醉自己是有合法的途径的。预定本季最佳!庞博的“梁思程”可太秀了!

    51分钟前
    • L~Gragon
    • 推荐

    这季的女演员真的太争气了!我爱杨笠!我爱李雪琴!!!宇宙都有尽头,北京地铁没有。还有比这更高级的脱口秀吗?我震惊!

    5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程璐说,我辩赢了,家没了。结果他俩真离婚了。喜剧的内核真的是悲剧。从来如此。笑果再无“梁思程”。

    59分钟前
    • Zscq-sj
    • 推荐

    “脱口秀敲门人”

    1小时前
    • 蘑菇蘑菇不长个
    • 推荐

    张博洋真的nb,第二期他和杨笠的内容说明好笑和有深度是可以很好兼容的。我非常反感norah这一段的原因并不在于我和她的差距,我也不反感英文段子,但是她在说到别人找她练口语的时候的优越感真的溢出来了。我觉得大家要有点自知之明,户口这个制度是非常不公平的,这一点有目共睹,富人和穷人的教育环境不一样,会说几句英语真的不算什么。你难道在占了体制、运气的便宜之下做出了什么成果值得你自豪吗?我觉得占了这么多便宜还什么成就没有,不自谦也就算了,跑到这里跳脸真的令人不适。

    1小时前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